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欢迎光临:合肥市佛教协会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间佛事 > 文教弘法 >

《四十二章经》浅义

时间:2013-07-27 22:1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作者:安徽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合肥市佛教协会副会长 释圆藏

 摘要: 《四十二章经》是佛法传到中国后最早翻译的经典。言简义赅,内容丰富,对于后人修学佛法、持心行道、解脱烦恼、成就菩提大道具有十分现实的提导意义。本文概括性的介绍了学习《四十二章经》的粗浅体会。权作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起同修们的共鸣!
  摘要浅义: 《四十二章经》有四十二章,就是四十二段佛的语录,也就是佛所说的四十二章的佛法。“四十二章”是这部经和其他的经有所分别的别名。它是佛成道后,比丘中约有四十二人,将他们所不懂的,或是所疑难的,说出来请佛解释。所以全部共分四十二段。每段都各有其重要的意义存在,而自成一章:连合起来,就成经的名,叫《四十二章经》。但全部集合起来,却是一条引导众生、修身、处世,以至成佛的大道。

      本经名为《佛说四十二章经》,共七个字,含有能,所,通,别之意,佛为能说之人,四十二为所说之义,经是通名,佛说四十二章经是别名,佛是觉义,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层含义,说为悦义,成佛是佛教的最高境界,是众生追求的终极目标,那成佛后要做什么呢?成佛后最大的任务和工作就是要普度众生,共同成佛,度众生就要说法,《法华经》:“佛以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无非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知见”,为什么要说法?因为众生都有病,要用法药治疗,什么病?我执、法执的生死大病,所以佛就说无我、法空这些无量法中最根本的法药来对治!你能了解掌握无我的佛法就不会与人争执,你能了解法空的道理就不会起贪心了,不贪就不嗔,不嗔就不痴迷。你能不贪就可以明辨是非,改恶向善,广修布施了,如果大家都不起贪嗔痴,那么这个世界就有和平、和谐了。彼此都能互相尊敬,帮助,那么这就是人间净土、大同社会。佛说这个说字的意思就是“悦”,悦所怀,就是畅快、愉悦的意思,佛陀能有因缘为众生说法,这是多么美好啊!这有说法才能畅佛本怀,才能度化众生!这个《四十二章经》,从经文上来看它不是讲的一部经,众所周知,佛陀示现,八相成道,一生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天台家判释“藏,同,别,圆……”五时八教及三藏十二部,这部经应该是在三百余会诸经中选择出来,分一段一段,一章一章的,所以四十二章就有四十二段,但这部经所诠释的内容却十分全面,有凡夫法、声闻法、菩萨法、乃至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法,本经虽非长经大论,但仍然具有一般经典的组织框架,分为经题、译者、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等,本经除了上面所诠的义理外,还有一层深意在里面,《佛说四十二章经》中的“四”字是指佛陀说法的内容,什么内容?就是度化众生最方便、最简单的四摄法,这个四摄法就是摄取六度(布施、持戒、精进、禅定、般若、忍辱)之精华,所谓布施、持戒、利行,同事,大家知道无论哪一道众生的生存,都要有福报,没有福报,实在是苦,象我这样,做什么事情都有障碍,都有磨难!要想解脱找个烦恼,得到大福报,那要怎么做呢?就要布施哦!要与众生广结善缘,不要布施烦恼,结恶缘啊!如何布施呢?布施细分起来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等,财布施又分外财(金、银、珠宝、田产、国城、妻子儿女等),内财(头目、脑髓等身体器官),修布施可以对治我们众生的贪心,可以成就我们的道业,可以改善我们众生恶劣的依正二报。

  下面讲持戒,持戒就是讲守规矩。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何时何处,哪一行哪一业都要有规矩,有制度。我们佛教讲戒律,佛教讲毗居住世,佛法住世。一个国家的公民如果都能遵纪守法,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安定团结,兴旺发达。持戒修好了,道业也就成就了,个人修养也就提升了,国民素质也就提高了,社会文明程度也会进步了。

  以上布施、持戒做好了,我们才能有福报和智慧去利益别人,所以第三叫“利行”,“利行”就是把好的功德、利益的事情给众生,佛教讲“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别人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要做有利益众生的事情,不做损害众生的事情,我们把利益给众生,那么一切处行动都是无挂碍的,乃至行为都会受到别人的恭敬,你不利益众生,你坏的行为别人会骂你,好的行为别人会诽谤你!这个“利”就是利益人,利益人就是利益自己啊!

  帮助别人成就目的,同时我们自己的福慧也就增加了,所谓“带人之劳,成人之美”,菩萨之行也!以上这些行动都是间接的,再近一步就是“同事摄”,你不跟众生打成一片,不住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即使你怎么样帮人忙,还是不彻底,不究竟。与人同事,在生活、工作、学习、起居中,大家需要什么,我们都能了解、服务、帮忙。尤其是大众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什么?照顾病苦,病苦是无量烦恼当中最苦的,人在病苦中时时都需要别人帮忙照应,长期生病和精神异常者更是需要时时照应。“同事摄”就是要跟随他,亲近他,能做到这样,那我们摄受度化众生的功德也就圆满了,菩提大道也就成就了,这个“四”字还有“四圣谛法”的含义,“苦、集、灭、道”是实实在在真实不虚,千古不易,万类同尊的道理,也是释迦牟尼佛对众生宣说的妙法。佛陀成道后,经过了三七二十一天的思维研究,观机施教,应病予药,就先到鹿野苑为乔陈如等五比丘说四谛法门,使他们听了以后,发心修行,知苦谛生死,断集谛烦恼,证灭谛涅?,修道谛法门,使他们觉悟,苦是三界内有情众生分段、变易生死的苦果,集是三界内见思二惑的苦因,灭是三界外涅?寂静的乐果,道是三界外三十七助道因缘的乐因,限于篇幅,兹不繁述!
  这个“四”字是我们讲好了,现在讲“十”字,这个“十”字代表“十法界”,十法界就是四圣(佛、菩萨、声闻、缘觉)六凡(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最高最殊胜的就是佛法界、也称一真法界,佛以他所成就的一切功德智慧为我们九法界众生说法,但三涂(三恶道)苦恼的众生因受报大苦,没有机缘闻法,为报恶业障深重,遮蔽他们无法受佛陀的殊胜功德,这就是业力不可思议。但佛陀仍然要放光加持,好像瞎子虽不见日光,但是日光还是要照着他一样。佛陀说三皈、五戒、十善等法事针对不同众生,三皈不堕三涂,五戒不失人身,十善可感天果,三皈、五戒、十善业是讲人天之法,是世间法。苦集灭道四圣谛法是出离世间,了生脱死。解脱烦恼的出世间法。佛陀对我们九法界众生说法,目的就是使我们九法界众生也能同归到佛陀这样的无上一真法界,同成佛道!

  再讲这个“二”字,十法界浓缩起来离不开真俗二谛,所以这个“二”字就代表二谛,什么是真俗二谛呢?真谛诠空,俗谛诠有,众人学佛修道,苦于二谛空有之理不能明了究竟,那就还是没有悟入、明白佛法。世间森罗万象表有,因缘和合故。缘聚缘散,聚有散还,本性空寂,常乐我净表空,所以一定要明白二谛融通,才能算是明白佛法,否则你执空、执有都是烦恼,都是病。那么如何明了真俗二谛呢?《金刚经》上面讲到,佛陀度化无量众生,但是又无一众生可度,既然无一众生可度,又还要度无量众生干什么呢?度无量众生就是俗谛法,无一众生可度这就是真谛法。《金刚经》又云:“以无我无人修一切善法”。如果以世俗凡情知见来讲,既然是没有人度,那还要修个什么善法?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说这话的人是不懂佛法,是众生的颠倒知见,是糊涂想法,哪有矛盾?“无我无人”这就是真谛法,真空理,“修一切善法”这是俗谛,俗谛门中不舍一切法,而真谛法门中又了无一法可得。但是我们要明白,虽然了无一法可得,善的还是要修,恶的还是要断,不要认为无有一法了不可得就随他去了,那样就大错特错了。四十二章的章字就是章节段落的意思,因为这是佛法传到中国后翻译流通的第一部经典,就像语录一样,是由大藏经诸经中择取精华部分,分成一段一段的,就像中国的孝经,有十八章,《中庸》有三十三章,都是分一章一章的,这部经文共分为四十二个段落,是由就取名《四十二章经》。现在的一般文章,在章下有节,节下再分条目,这样一章一节比长文容易看,比较醒目,特别是初机学人更容易接受,《佛说四十二章经》中有别有通,什么叫别呢?佛说四十二章是别题,就是这部经有别于其他的经典,像《佛说阿弥陀经》《金刚经》。“经”是通题,通用于其他一切经典,那“经”字有什么意思呢?经者径也,线也,就是把圣人说的话积聚连串起来就叫做经。我们依照经上所说的道理去奉行、去走,就能达到断除烦恼清净自在的涅?城、般若山。以上大致把这部经的题目做了简单介绍,下面呢再把翻译这部经的作者介绍一下:

  “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这是译题,本来这部经是来自古印度的梵文本,那么它怎样被翻译成中国文字的呢?是由后汉时期西域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尊者共同翻译的,译就是把别国的文字转成本国的文字,说到后汉,那当然就有前汉,前汉就是刘邦建立的西汉,后汉就是刘秀建立的东汉。这两尊者原本是印度高僧,那他们是怎么到中国来的呢?说到这里又要提到一桩佛门典故,关系到佛法东传的公案。那就是在东汉孝明帝永平七年的一天,也就是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背有项光,左手执弓,右手执箭,飞游宫廷,第二天上朝,询之诸臣,以为何兆?有太史傅毅出班奏道:“臣闻西方有神号曰佛,陛下所梦,定是此神。”又有傅士王尊出班奏道:“陛下,臣闻据周书记载,佛诞生于西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初八,大地震动,五色光贯太微星,时太史苏由用易经占十得九五”,“飞龙在天”,得知西方有大圣人出世,一千年后他的教法就到中国。周昭王就命人将此事刻石为记,埋在城南,周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大地震动,西方同时出现白虹十二道,有位太史顾多占了一卦说,这是西方大圣人入灭之象,异记就是记载这些历史上不平凡的事。佛陀降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到了汉明帝永平七年,就有一千多年了,当时汉明帝就派博士王尊等十八位使臣到印度去迎请佛法,后来就遇到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尊者,这两位尊者是证罗汉果的圣僧,看到大汉朝这样虔诚的来求法,很受感动。于是就带了经书、佛像等随使节团来到了当时的都城洛阳。这是已是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了。这是佛法传到中国最早的历史记载。佛教传来后。汉明帝十分恭敬,亲自出城迎接,并依皇宫规制建白马寺供奉经像、传播佛法。

  大家不要认为这部《佛说四十二章经》主要是针对出家修道人言语行止所做的规范,指出修道僧侣应该如何立身行持,如何战胜修道中的种种障道因缘,超越自我,圆满僧格,最终走上成就无上菩提的佛道。就是对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的芸芸众生也有诸多的启示和指导作用,因时间仓促,文意深长,本文现对《佛说四十二章经》的主题思想及启示作用浅议如下:

  一、明辨是非,改恶为善
  佛言:出家修道之人“辞亲割爱,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这就是说不仅在思想上认识要有觉悟,因当高于常人,而且还要明辨是非,严持戒律,防非止恶。对于善恶行为的标准,佛在经典当中有具体的说明。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佛在这段经文中对众生的身口意三个方面指明了恶行的来源,有犯其一者,不但与道相违,而且亦不如常人。因此,佛在诸多经教中都谆谆教诲弟子要严守戒律,谨慎三业,清净无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对于无意中染上恶行的弟子,佛陀都慈悲的教导他们要至诚忏悔,改恶向善,后莫更犯,使所作恶业转重为轻。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古往今来,在诸多时候,真正行善修道的人,常为恶人之所侵扰,应为恶人自身作恶多端,当他见到有人行善修道之时,就会生起严重的嫉妒之心,便会想方设法阻碍别人行善,这时的行善之人,对于这些恶人不应该怀有嗔恨之心责怪埋怨他们,你如果不理睬他们,那么这些恶人就会无计可施了。俗话说,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丝毫不爽!
  佛陀以自身的实例对弟子进一步说明了在修道过程中对治恶人的妙法,佛言,有恶人听说我严守戒广行佛道、普度众生、离苦得乐,他们就十分恼火,前来骂佛,佛默然无语,他们骂够了,佛便问他们:你们如果拿着礼物送给别人,别人坚持不受,那这礼物还是你们的吗?那些人回答:那肯定还是我们的。佛言:那你们现在骂我,而我坚持不受,这些恶言毒咒就又回到你们自己身上了,你们要知道恶言恶行就像响之应声、影之随行,最终还是难以脱开自身。因此你们千万不要再去造罪做恶事了,这些恶人听了佛陀的教导以后,都羞愧难当,主动忏悔改恶向善了。佛陀不仅慈悲的指出了对治恶人的方法,而且还以十分形象的比喻来进一步说明恶人陷害贤者的过患。佛言:“恶人害贤者,犹如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者不可毁,祸必灭己。”佛陀还在经中殷勤劝诫弟子们要多行善思、事,远离恶行,其目的就是要让弟子们最终成就菩提大道,佛陀认为,如果我们想要成就无上菩提道,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品格高尚、持身严谨、忍辱耐劳的人,他的这种思想主张不仅适用佛教中的出家修道者,就是对于当今的社会普通大众,也具有十分积极的启示作用。这与当前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以法治国、以德治国,学习践行“八荣八耻”的方针政策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

  二、广行布施,自利利他
  上面说过,布施分为财施、法施和无畏施,是行菩萨道的重要法门。故而佛教中把六度中的布施列为首位,对于生活贫穷困苦的人,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然后才能谈到其他的,民以食为天,只有先解决了衣食等物质问题后,才能进行其他活动,这也是佛教当中的“法轮未转,食轮先转”的道理。对于有信仰的人,法布施对他们是至关重要的,经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以法供养他人,既能增长他人的法身慧命,又能使佛法流传,发扬光大!无畏布施是当众生遇到危险之时,勇于舍身救护。佛陀在漫长的修道生涯中,曾为度化众生无数次舍弃生命,割肉喂鹰、以身饲虎。难忍能忍、难行能行!布施是培养我们慈悲心和对治贪心的一种有效途径。出家修道之人的衣食住行资身之具都是来自十方信众的供养,这些财物理应来自十方用于十方,才不失为修道人的本分,如果是坐拥十方供养而悭吝不舍,不仅来世受到贫穷下贱的果报,就是现世也会被世人之所唾弃远离。佛在经中说道,如果看到别人以法布施大众,应该为之感到欢喜,这时得到的福报就会很大。曾有弟子问佛,这种福报会享用尽吗?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见人布施生欢喜心所获得的福报竟有如此之大,那么以法布施所获得的功德就更可想而知了,故而赞叹随喜是众生修心培福的无上微妙法门。
  从佛陀的教诲中,我们进一步明了了每个人都应该尽己之力广行布施,勇于奉献,多关心帮助别人,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服务社会,利乐有情。只有在广行布施之后,才能自利利他,圆满实现生命的价值。这样的人生才会有意义,才会丰富多彩!

  三、割爱去贪,垢净明存
  经言:财、色、明、食、睡是地狱五条根。可见财色、贪欲是障碍修道的根本,也是迷途众生最为执着难以割舍的烦恼。为此鉴于财色二欲的种种过患,佛陀在戒律和各种经典中都有精辟的论述。佛言:“剔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在此佛陀告诫沙门,既然已经剔除须发,清净修行,就应当去除世间的金银财宝,远离世间的五欲之乐,食无求饱,饱者终日无所事事,饱暖思淫欲,居无求安,安则纵意放逸,做到“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随缘修净业,问道白云头”的清净生活。佛陀认为贪著爱欲是修行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只有去除爱欲才能真正明心见性、悟道成佛。经云:“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佛陀又云:“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也。”等。针对爱欲的种种过患,曾有人因为淫欲之心无法控制,而想自断命根。佛说,“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意呢?”随后佛又为之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色欲不仅障道,还是万恶的源头。古云“万恶淫为首”即是此意,再说当今世界道德风气日趋下堕,诸种案件层出不穷,而因财色之欲而起者数不胜数,几占其半矣!有因爱生恨反目成仇而杀生害命的,有因痴迷爱欲堕入爱河不能自拔遭人遗弃的,有横刀夺爱第三者插足导致家庭破裂妻离子散的,甚至还有因包养小蜜贪赃枉法腐化堕落丢官获刑的……诸种因财色之欲引发的人生悲剧难以言尽,故而佛陀在经中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财色之欲对修道者的种种过患,并且还以善妙的方法告诉世人应当如何来对治色欲之心,尤其是我们当代的人,更应该深思佛陀言教,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勇猛精进,把有限而又宝贵的人生精力和时间,用在造福社会、利益众生的事业上来,不断把佛法弘传开来,发扬光大,多做善事,广行布施,远离财色,淡泊名利,以戒为师,最终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总结章法
  《四十二章经》章法总结:出家证果。断欲绝求。割爱去贪。善恶并明。转重令轻。忍恶无嗔。恶还本身。尘唾自污。返本会道。喜施获福。施饭转胜。举难劝修。问道宿命。请问善大。请问力明。舍爱得道。明来暗谢。念等本空。假真并观。推我本空。名声丧本。财色招苦。妻子甚狱。色欲障道。欲火烧身。天魔娆佛。无著得道。意马莫纵。正观敌色。欲火远离。心寂欲除。我空怖灭。智明破魔。处中得道。垢净明存。辗转获胜。念戒近道。生即有灭。教诲无差。行道在心。直心出欲。达世如幻。通过这四十二章法可以破茧而出到达涅?的彼岸。

  主题词:《四十二章经》,佛教,慈悲,利他。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下一篇:市佛协举行2012年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