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欢迎光临:合肥市佛教协会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合肥佛教 > 文史春秋 >

寻找王屋寺墓塔群

时间:2013-10-28 21:16   来源:原创   作者:汪向军


王屋寺墓塔。靠山立碑,宽40厘米,高80厘米,碑文曰:大清康熙四十一年岁次壬午丰月吉  崇福传临济正宗第三十五世崇石洽祖师之墓。


王屋山正脉发现的蛮和尚墓塔


坐化缸


 


    上次去巢湖的鼓山寺,和省佛协秘书长智文大和尚说起桐城的王屋寺正在重建,希望大和尚从繁忙的法务中能抽出时间到王屋寺来指导,也希望大和尚能对王屋山已发现的60余座墓塔鉴别一下年代。毁于一旦的千年古寺王屋寺以前叫崇福寺,主持恒正禅师,他当时所遵循修行的是中国佛教中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

    临济宗是佛教六祖慧能下的第六代义玄开创,因为义玄在河北镇洲(今河北省正定县)的临济禅院积极举扬属于自己一家的宗风,后世就称他为临济宗,与福建的崇福寺同出一脉。歌谣《表桐城》曰:“隋朝有座崇福寺,唐朝世民翻了新,也是太宗定的名(指定‘王屋寺’名)”。王屋寺鼎盛时寺内有“大的神像百余座,和尚足超五百双”。虽无法论证歌谣达到什么样的真实程度,但王屋寺所位于的村子里有庄户人告诉说那个时候庙里稀饭是要用水车来车,可见当时寺庙之兴盛和所具有的规模是无庸置疑的。后来寺庙兴衰更替,无文字记载。

      没有想到很快就接到智文大和尚的电话,说他准备来桐城,让我在下高速的路口等。于是我联系王屋寺的现任当家师父妙航来城关一道去接大和尚,在有小南风飞行的春天,我们向陶冲方向行进,这条路对于我已经是非常熟悉,不同的是每一次来去心情迥异。窗外的春天被阳光簇拥着愈发明亮,山披着绿色长袍跟着车速奔跑,这个时候的田野正在进入受孕期,连农民也不愿意打扰它们的幸福。闲适的鸟儿在寻找着自己的食物。

    很快我们一行就抵达王屋山,从远处看王屋寺所在的位置,是一座有着典型“靠背椅”形状的山头,山前地势开阔,一马平川。从风水的角度,这实在是一块难得的宝地,当年的高僧在此建造寺庙,应该是很好的选择。来不及休息,大和尚就让我们领着他去王屋山看看那些散落在草丛中的墓塔。

    首先,我们来到方庄山脚下的一处坐化缸前,坐化缸又称和尚棺(即和尚坐化缸),缸葬是和尚坐化的一种独特方式,一般指得道高僧圆寂后,盘坐在一个特制的陶缸之中,并在遗体四周放下木炭、石灰、香料等物品,用来除湿防腐,再密封连缸体一起安葬。眼前的缸体裸露在外,虽然时光久远,但仍能看出这座缸制作规整,精巧美观。缸体釉面依然呈金黄色,烧制十分考究,绘有六方图案,图案包括仙鹤、花鸟、祥云等。整个主题图案布局疏密有致、线条流畅、造型生动、寓意深刻。由此可见,出自此处的坐化缸应为王屋寺一得道高僧坐化缸,至于是哪位得道高僧,还有待大和尚进一步考证。

    在坐化缸的边上还有一座墓塔,墓塔通常有墓碑,记载着僧人的经历,可眼前这座塔前所记载的文字已经风化,所以也就无从得知塔内的僧人生平。这时我居然发现我的一个方外朋友西印师父的墓地也就在这里,他曾经是檀香寺的当家师父,不期而遇,就象当年在阎王殿那样,合十礼拜后,陪着智文大和尚继续沿着山道向上攀越至王屋山顶端东北向阳的一处墓塔前,墓向东,墓前有一座三层五面六角青石塔,塔顶已失,边长80厘米,现高2.1米。墓后有碑,宽40厘米,高80厘米,碑文曰:大清康熙四十一年岁次壬午丰月吉、崇福传临济正宗第三十五世崇石洽祖师之墓。智文大和尚告诉我,临济宗为禅宗五家七宗之最活跃的一宗,他也是临济宗传人。趁着大和尚礼祖的时候,我站在墓塔边上远眺,有凉凉的山风徐徐而来,我仿佛看见远处的那条羊肠小道上,头戴斗笠、身穿一袭灰色僧袍的祖师们朝正在修建的王屋寺鱼贯走来。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在王屋山草丛与树林中继续寻觅,还有许多僧人的墓塔零星散落在山野间,有的立在山坡,面对阳光,依旧有些神气;有的半埋草丛间,沉默不语,几乎消没于历史。这些墓塔有石有砖,大都残破,带着漫长而无情的岁月的气息。塔的形制,无一雷同,有的形似经幡,有的状如葫芦,有的如一间幽闭的石室。它们的样子都是塔内僧人各自的性格象征么?每个塔内一定都埋藏着永远缄默的神秘又孤独的故事吧。这时我想到梁思成和林徽因二位学者曾经不惧艰辛的学术探求和确凿无疑的考古发现,才使得五台山佛光寺这座千年宝刹从历史的遗忘中被解救出来,中华之文物,侥幸逃过千年的,却大多逃不过这近百年。如果王屋寺以及这些墓塔群当年也能碰上这两位学者,我只是假设,那么不幸就会避免。但今天的王屋寺与这些墓塔群能与大和尚接上缘,是否又算有福的呢?

    从王屋山发现这么多祖师或无名僧人的墓塔,象:临济正宗三峰第四世崇福中印、临济正宗第三十五世石洽禅师等等,特别是王屋寺原主持恒正禅师在中国佛教禅宗史书《五灯会元》卷中有过记载,我们足以能够想像当年王屋山崇福寺的规模,至少有常住僧五百人上下。这样规模的寺院,在当时的江淮,乃至长江沿岸,都是少有的。同时这些墓塔的发现丰富了王屋山佛教文化内涵,也为王屋寺恢复增添了佐证。

    一座座墓塔的剪影在晴朗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孤寂,苍凉。生者在塔外,为死去的祖师还有不知名的僧人祈祷,祷祝他们在又一个春天里,开始来生的旅途。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上一篇:教弩梵音
下一篇:下一篇:聊聊投子寺那些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