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欢迎光临:合肥市佛教协会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动态 > 本市新闻 >

“安徽青年报”专访释圆藏法师--《慈善也是一种修行》

时间:2013-09-25 01:18   来源:安徽青年报   作者:admin
   
    佛教从慈悲为怀的理念出发,自古就有僧众救急救难、关怀贫病、热心公益的传统。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合肥开福寺主持释圆藏法师多年来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热心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向社会各界展示了中国佛教慈悲济世的襟怀与风貌。


重修古寺 利乐有情

    释圆藏,俗名程峰,1975年3月出生于利辛县阚町镇,1994年于六安市大华山依止上慧下开和尚出家,1997年参学于合肥明教寺,依止上妙下安大和尚修行。对于圆藏法师来说,负责合肥开福寺的恢复建设是他修佛以来最为自豪的一件“功德”。


    开福寺位于合肥市西郊大蜀山南麓,是唐代蜀僧慧满法师卓锡弘化之所,曾是我省佛教史上影响最大的寺院之一。据典籍记载,唐贞观以前已建有开福寺,距今有1400年左右,相传慧满法师在此大演《法华经》,为百姓祈雨救生,超度渊济龙神,留下弘法利生、世代称颂之佳话。抗战期间,古开福寺被日军飞机炸毁。圆藏法师的恩师妙安老和尚鉴于合肥市作为省会城市,信众达数十万,尚无一处大型寺院可供修学弘法,“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发大誓愿在有生之年要把开福寺建成一流的丛林寺院、人间净土,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从2000年开始,圆藏法师跟随恩师四处奔波呼吁,积极筹措款项、争取宗教政策,终于得到了省、市各级政府领导和社会大众的关心与支持。2002年,合肥市政府在大蜀山森林公园内无偿划拔土地近160亩作为重建用地,圆藏法师因为善长丹青绘画,又精通中国古典寺院建筑,受命担任重建开福寺工程负责人,进驻工地,亲自主持规划设计,组织施工建设。面对一片荒山,工程千头百绪,困难重重,做为一位年青出家僧侣,圆藏法师勇于担当,沉稳干练,吃住皆在工地,期间多次协同妙安老和尚远赴沿海、港台等地,筹集募化建设资金上亿元。

    经过两年设计和六年施工,新建的开福寺不仅满足十方丛林之布局要求,而且成为一座园林式寺院,园中有寺,寺中有园,处处亭、廊、小桥流水、飞瀑流泉、曲径通幽。主体建筑包括大山门、哼哈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地藏殿、观音殿、祖师殿、伽蓝殿、东西方三圣殿、钟鼓楼、流通处、大斋堂、念佛堂、库房、方丈楼、法师寮、放生池等,总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可容纳常住僧人百人以上,装塑大小佛像近千尊,满足各界信众礼佛、朝拜、听经闻法需求,也可供广大香客、游人参拜观光。2010年6月1日,重建后的开福寺开光开放,为合肥市的发展建设增添了光彩,成为合肥市佛教事业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服务社会 慈济众生

    “在成就众生中成就自己,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只有在众生得到解脱后,菩萨才能得到最终的解脱,这是佛教自利利他、自觉觉人的根本精神”。出任合肥开福寺主持后,圆藏法师在做好寺院管理和加强自身修持的同时,积极发扬佛教优良传统,提倡“人间佛教”思想,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身体力行实践佛陀慈悲济世精神,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了一系列造福人群、净化心灵、祥和社会的慈善工作。

    前几天,圆藏法师专程赶到省希望工程办公室,以个人名义向“爱心圆梦大学”活动捐献善款五万元,资助十余名家庭困难的大学优秀新生。“孩子是世界的未来,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关爱”。青少年是圆藏法师特别关注的群体,由团省委、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的安徽希望工程迎新春爱心慈善年会是我省一年一度的慈善盛典,而在2012慈善年会“爱心义卖”的环节中,由圆藏法师亲自开光的《金刚经》30部拍出了20万元,为我省希望工程公益项目作出了一份贡献。2012年春节前,圆藏法师考虑到天寒地冻,特意为合肥市蜀山区一家残疾儿童康复机构送去了价值三万元的空调、衣被等物品,又为肥东县一所民办留守儿童之家送去了两万元现金,让孩子们能够过上一个好年。

    佛家宣扬行善积德,圆藏法师以身作则,也感化了很多世人投身公益慈善事业。2012年12月,圆藏法师联系北京的一位信徒,向合肥市处于大建设一线的农民工们发放了2500套“健康礼包”,每个礼包中都有手套、口罩等一系列安全及生活用品,总价值5万余元。我国汶川、玉树和雅安地震期间,圆藏法师都随同恩师妙安老和尚在合肥市佛教协会中发起倡议,累计筹集了102.7万元善款支援受灾地区,并举办了大型祈福法会。

    为“太阳雨”支教活动提供场地、对合肥市“春芽”残疾人互助协会进行慰问、向合肥特殊儿童学校捐赠课桌椅、配合省残疾人联合会举办书画义卖展览会、迎接玉树地震来肥治疗儿童来寺礼佛……身在佛门,心系众生,近年来在圆藏法师的组织下,合肥开福寺、明教寺等寺院僧人和信教群众捐款、捐物,累计捐献百余万元支持希望工程、抗洪救灾等社会慈善事业。

    “我们每年春秋两季会举办大型‘祈祷世界和平息灾法会’,祈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圆藏法师说。

 

佛教慈善 社会承担


    “慈善是佛教通向社会的一扇大门。”圆藏法师的话语平和却有深意。“佛教讲究‘慈悲为怀’,所谓‘慈悲’,‘慈’是无缘大慈,给世界所有的众生温暖、幸福与快乐,‘悲’是同体大悲,拔除一切众生的烦恼与痛苦。‘慈悲’是佛教一个最基本的观念,是一种利他的行为,通俗地说,就是慈善与公益事业,佛典中慈悲助人、护生救苦的事例比比皆是”。

    谈及对于慈善的认识,圆藏法师将其与承担社会责任联系了起来。“当代佛教的主旋律是以‘建设人间净土’为目标的‘人间佛教’理念,也就是回馈社会、服务人群、报恩众生,为共同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圆藏法师说,在宗教活动中,慈善之举始终如一地成为社会各阶层皆予认同的一种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模式。尤其是都市佛教,较多地成为社会人群关注的焦点,其慈善之举便成为让更多人了解佛教慈悲济世、弘法利生本怀的最好渠道,可以说,慈善就是佛教的弘法之路、宣教之道,慈善是佛教通向社会的一扇大门。

    当今社会,群众收入差距拉大,心理失衡严重,社会矛盾冲突点增多。“佛教界除了发扬慈悲利生,积极投身各种公益活动中,利乐有情,造福社会,真正起到扶危济贫、赈灾救难的作用。同时也应该发挥安抚人心的社会功能,既要解身苦,更要解心苦。”圆藏法师说,“出家不忘济世,修行重在利民。慈善也是一种修行,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相互关心支持,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大众老有所养、幼有所护,孤寡贫残等弱势群体都可得到关怀和帮助……这样的和谐社会不就是佛教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佛国净土吗?”


(责任编辑:admin)